一、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机器监测等技术对污染物进行定期测量,并检查其环境防治效果和督促污染源整治。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空气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和生态监测等。
环境监测类别
二、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整个社会对其关注度提升,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颁布了《“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明确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大监测”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质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与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监测评价制度不断健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得到有效保证,新技术融合应用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1-2022年我国环境监测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因此,在国家政策的驱动下,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持续向好发展,市场规模及设备销售规模一直延续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环境监测市场规模达783.2亿元,同比增长10.2%,预计2021年可达845.8亿元。
三、发展趋势
1、“双碳”战略下的温室气体监测将成为热点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已经明确,为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为整个环境监测带来新的技术要求和市场需求。结合连续自动监测和遥感监测手段,依托现有大气监测城市站点或区域站点,逐步增加CO₂等温室气体指标,探索开展城市和区域温室气体浓度监测、污染源温室气体和环境空气温室气体浓度关联性监测,并纳入到常规监测系统中。
2、环境监测产品向天地一体化全面拓展
我国监测设备的发展趋势将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对环境全方面监测的要求。环境监测网络将从省级到地级、到县级全面覆盖;环境监测范围由较窄领域向全方位领域监测的方向发展,监测指标不断增加;环境监测空间从地面向地下延伸,由单纯的地面环境监测向与遥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现代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将成为重点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重点进行地下水监测、海洋监测、农村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等网络建设;实现全国统一的大气和水环境自动监测数据联网,环境监测超级站、组分站、边界站、背景站、区域站和卫星遥感等特征性监测数据联网,构建统一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未来我国将建立基本覆盖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地面监测站点,加强环境专用卫星与无人机的监测能力建设,逐步构建天地一体化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