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深圳,你会觉得深圳很“高”,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高速运转的城市节奏、节节攀升的经济总量……似乎周围一切都在倍速运行。
但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深圳其实也很“低”。绿色便捷的交通出行、自然舒适的生活环境、始终坚持生产、生态与生活相融共生的发展理念……每日都收获低碳发展的美好与安心。
“高”与“低”张力之间,是一座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该有的样子,也是一份深圳国资提交的低碳高质量答卷。
过去一年市属国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工作成效显著。在基础设施绿色运营方面,深圳地铁智能环控系统节能超35%,东部公交开行全市首条氢能源公交示范线路,盐田港集团岸电五期顺利完工。在污染防治攻坚方面,能源集团妈湾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全面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东部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世界先进水平,各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排放浓度优于欧盟标准。在节能降碳示范方面,19家市属国企按期完成碳排放履约任务,3个项目成功入选全市首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
深圳国资国企正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建设与运营,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服务枢纽城市海陆空全方位推动低碳出行
2021年9月,世界银行发布题为《公共交通电动化的深圳经验——深圳巴士集团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从资产购置、资产管理、技术路径、成本分析、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将深圳“绿色公交”模式向全球超189个国家发布推广。
这成为深圳国资国企助力深圳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作为全国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的低碳生态示范市,深圳将绿色交通作为重要抓手,勇闯行业改革“无人区”,创下多个“全球第一”,为全球城市交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深圳方案”。

巴士集团纯电动出租车
最新数据显示,深圳城市交通绿色出行分担率达77.42%,高峰期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2.6%。
东部公交还依托“互联网+新能源+智慧公交”,创新推出低碳出行新业态“e巴士”,有效缓解深圳市跨区域长距离通勤出行难问题。“e巴士”开行至今,线路超过570条,经专业机构测评,其每日可减少碳排放约81吨。
在深圳国资助力下,绿色低碳理念还蔓延至地下、空中、海上,持续为全球输出“深圳经验”。
2021年,深圳地铁提供约168亿人公里的运输服务,实现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减排量约78.4万吨,相当于3.92万公顷林地一年的吸收量。其在6号线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技术攻关,自并网运行至2021年底,累计发电314万度,满足了高架车站约30%的动力照明用电需求。

深圳地铁6号线采用高架车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在生态友好型绿色机场打造上,深圳机场集团积极推广新能源利用、推动飞机减排、推进车辆“油改电”,建成14.5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达1400万度,运行至今累计发电1.2亿度,节约1.4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9万吨。为推动飞机减排,深圳机场集团还大力推进地面APU(辅助动力装置)替代设施建设,通过100%签订桥载设备使用协议,每年可减少航空器二氧化碳排放达约11万吨。
助力宜居城市让天更蓝、城更绿、水更清
海陆空全方位推动低碳出行的同时,深圳国资还在看得见的美景和看不见的细节中,全力保障“青山常在、空气常新”,包括广场、亭台、步道、浅滩、绿植、水质净化等城市生活生态的每个细节,深圳国资坚持追求卓越,全面助力天更蓝,水更清,打造更为宜居的城市环境。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发展,深圳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公司总装机容量32.13%,占比处于全国电力集团领先地位,近三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36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1111万吨标煤。

能源集团高邮风电项目(国家优质工程奖)
深圳能源还组织所属6家纳入全国碳市场履约企业,开展60.3万吨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抵消碳配额履约操作,整体配额富余比例超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
一系列有力举措下,2021年深圳能源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仅为全国电力行业平均值的三分之一,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电力行业平均值的三分之二,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为创新探索“双碳”背景下增长能力释放,深圳国资始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公共产品服务绿色升级,发挥国资优势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服务深圳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市属国企在环境保护领域屡获殊荣,盐田港集团再获国际“最佳绿色集装箱码头”大奖,机场集团荣获“民航打赢蓝天保卫战先进单位”,巴士集团获评“广东省减污降碳突出贡献企业”,2家企业获评“深圳市绿色低碳十佳企业”,2家企业荣获“2021年深圳可持续发展环境类大奖”。
作为深圳市国资直属公司孵化控股的深圳市智多兴投控科技有限公司,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公司运营,在参加2022高交会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参展全周期的绿色管控,从策划、设计、施工、参展到回收,选择了可循环、可回收的环保搭建材料,全程关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减少环境负荷,实现材料的绿色低碳和循环使用,荣获第二十四届高交会“优秀展示奖”。
2022高交会智多兴展台
在深圳国资助力下,绿色金融服务供给同样层出不穷。
国信证券协助深高速发行绿色公司债券,推动企业环保转型,票面利率创下同期AAA地方国有企业绿色公司债利率新低;在融资担保方面,高新投、深圳担保集团等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增信担保等方式,为绿色环保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国任保险探索绿色保险支持绿色产业新路径,在新能源领域,累计为光伏、水力等清洁能源发电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1000亿元。
领跑“双碳城市”以绿色低碳绘就城市发展新图景
蓝天白云,繁花似锦,绿植满城。
今年深圳“两会”上,“双碳”话题再度成为热议焦点,深圳市政协致公党界别委员张伟在其提案中写道,“深圳已成为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大城市。”
截至2021年底,深圳单位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3,单位GDP碳排放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5,均处国际先进、国内大城市最优水平。
争做“双碳”领跑者,让绿色发展“不差钱”。上述背景下,深圳国资国企还积极参与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创新金融工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

深圳资本集团建科院未来大厦绿色科技创新孵化中心
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持续推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在助力深圳实现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财政收入均居全国城市前列的同时,深圳国资正全面助力深圳走出一条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让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成为深圳值得骄傲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