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环保清单”
发布时间:2022-03-22
返回列表

2022年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总结2021年生态环保工作成绩后,李克强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

2022年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 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2022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


  • 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回顾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环保产业一直是其中的热词。


2021政府工作报告

扩大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范围,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坚持源头治理,加快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重污染行业达标排放改造。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健全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从2015年开始,环保一词频繁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中央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强烈关注和严抓环保、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心。智多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紧跟时代步伐,以智慧环保的需求为着力点,以为区域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基本路径,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将环境感知和污染防治紧密结合,为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环境监管、低碳减排等业务提供智能的监管手段和科学的决策支持,结合客户实际管理场景,提供综合的智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在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下,智多兴以“构建系统碳生态,推动绿色新经济”为愿景,推动5G、物联技术应用,为政府监管以及环保行业赋能,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